1、对于拆迁决定或者拆迁补偿安置裁决不服提起的诉讼,在性质上属于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2、对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后,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裁决。
3、当事人之间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协议或者履行协议不适当的,当事人依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4、对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未经行政裁决,而强行将被拆迁人的房屋拆除的,当事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此外,关于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纠纷的案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2008年2月4日,法发
(2008)11号)在物权纠纷部分案由没有单独规定征收补偿类纠纷,而是在债权部分案由第74“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纠纷”项下列了一个第四级案由“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
拆迁安置合同的补偿纠纷处理
由于拆迁人占比例较多的是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些部门的性质,决定其必须追求最大利润,因此,实践中这些部门往往以低廉的价格拆迁原居民住宅,对拆迁人的补偿费用往往过低或者违反拆迁安置合同没有进行有关补偿,这类纠纷诉至法院的也很多。对于补偿纠纷的处理,在审理时,如果拆迁安置合同有约定,应按照拆迁安置合同的约定来处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来履行的一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对于作价补偿,应按照所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的安置价格结合成新结算补偿的金额,在补偿时也应充分考虑地段的差异。对于不同使用性质的房屋应有不同的补偿标准,这里主要是指住宅用房和营业性用户。拆迁中如何认定房屋的使用性质,是当前拆迁安置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按拆迁房屋实际使用的性质来认定。对于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拆迁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对于被拆迁房屋的承租人,在租赁期限未满时,则承租人对该拆迁房屋享有使用权,对此承租人有要求拆迁人和房屋产权人返还已付租金并赔偿其损失的权利。如果房屋所有权人进行了产权调换,承租人与原房屋所有权人之间的租赁关系应当继续维持。在过渡期限内,承租人自行安排住所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对于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应按城市市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因拆迁人的责任延长过渡期限的,对此拆迁人除应承担违约责任外,还应当自逾期之日起增加临时安置补助费。
征收补偿条例中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的模糊概念,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引起了广泛争论。
实际上,在目前的审判实践中,行政和民事两种诉讼形式都有。被征收人对补偿协议不服的以行政诉讼为主,也就是民告官;被征收人不履行协议约定义务时,房屋征收部门多以民事诉讼提起诉讼。
一般情况,应该优先行政诉讼,但不排除民事诉讼。为什么呢?因为民事诉讼在补偿等问题上更充分一点,而行政诉讼的好处是举证有利于某一方。同时补偿协议,其实是以合同形式体现的行政决定。所以从协议有争议一开始就纳入行政诉讼,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
一、房屋拆迁补偿纠纷如何处理
(一)行政裁决
国务院令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
(二)行政或司法强制
1、行政强制: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行政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拆迁管理部门提请公安部门强制拆迁。
2、司法强制: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行政强制或司法强制只能选一种。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请或申请强制拆迁,必须非常慎重。
(三)民事仲裁或民事诉讼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协议的约定的搬迁期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判断拆迁诉讼到底是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
实际上,在目前的审判实践中,行政和民事两种诉讼形式都有。被征收人对补偿协议不服的以行政诉讼为主,也就是“民告官”;被征收人不履行协议约定义务时,房屋征收部门多以民事诉讼提起诉讼。
一般情况,应该优先行政诉讼,但不排除民事诉讼。因为民事诉讼在补偿等问题上更充分一点,而行政诉讼的好处是举证有利于某一方。同时补偿协议,其实是以合同形式体现的行政决定。所以从协议有争议一开始就纳入行政诉讼,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
谨慎思考一下能赢吗
长期以来,在拆迁过程中,作为被征收人的普通老百姓相对于房屋征收部门来说,是弱的一方,法律规定中也更多地倾向于保护弱的一方,也就是“民告官”中的“民”。但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政府遭遇被征收人拒不履行协议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在征地拆迁纠纷中,只要政府有存在违法行为,被拆迁人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房屋拆迁补偿纠纷如何处理
(一)行政裁决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
(二)行政或司法强制
1、行政强制: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行政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公安部门强制拆迁。
2、司法强制: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内未搬迁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行政强制或司法强制只能选一种。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请或申请强制拆迁,必须非常慎重。
(三)民事仲裁或民事诉讼
一、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房屋拆迁问题具有明显的商法性质,和一般的房屋案件相比较不同;房屋拆迁案件涉诉进入审理程序后,必须同时涉及行政、民事法律关系的复合法律事实;妥善处理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杜绝、防范群访或越级上访,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方式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应当通过司法、仲裁途径来解决。如果拆迁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拆迁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如采取仲裁方式,拆迁当事人必须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包括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方式在纠纷前或纠纷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委员会的选择由当事人协议确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没有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注意事项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签署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范本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生效必须通过的专门程序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效力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书成立及生效问题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签署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
●拆迁安置协议范本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解决方案,如何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上海农村宅基地房屋动拆迁安置纠纷拆迁利益分配法律处理,上海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纠纷如何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分家析产第38讲:父母名下宅基地房已拆旧建新,还能起诉分割吗?,宅基地分家析产纠纷如何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引发分家析产案件如何执行,分家析产纠纷影响拆迁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兰州皋兰忠和拆迁补偿标准,兰州铁路劳动纠纷的概念是什么:今日拆迁补偿标准更新
●既有房屋拆迁补偿纠纷征迁,房屋被强拆,已经领取补偿款还能起诉违法强拆吗:今日房屋拆迁补偿规定更新
●拆迁后宅基地有纠纷怎么办?,拆迁宅基地的补偿: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宅基地有纠纷可以申请拆迁吗,宅基地拆迁纠纷: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房屋拆迁补偿引纠纷征拆官司,拆迁补偿纠纷如何诉讼官司:今日房屋拆迁补偿规定更新
●宅基拆迁地纠纷处理,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纠纷如何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农村宅基地房屋动迁补偿纠纷怎么处理?,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纠纷如何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北京市楼房拆迁补偿起诉,房屋拆迁补偿款纠纷怎么起诉拆迁单位:今日楼房拆迁补偿更新
●律师二审拆迁补偿标准,拆迁款纠纷官司怎么算律师费:今日拆迁补偿标准更新
●楼房拆迁如何跟对方谈补偿,楼房拆迁房屋纠纷怎么办:今日楼房拆迁补偿更新
●农村承包地纠纷属于侵权责任吗 ,农村承包地纠纷是属于侵权责任的吗:今日村们集体维权在线法律咨询
●关于农村水塘的纠纷 ,关于农村水塘的纠纷:今日村们集体维权在线法律咨询
●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纠纷如何处理,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纠纷如何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农村宅基地拆迁安置补偿纠纷如何维权,农村宅基地拆迁安置补偿纠纷和维权如何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案由,征地补偿款分配有纠纷能否立案:今日村们集体维权在线法律咨询
●农村宅基地房屋继承纠纷案例,农村宅基地房屋继承纠纷:今日村们集体维权在线法律咨询
来源:中国法院网-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纠纷要怎么打官司,
上一篇:装修已经被欺诈了怎么办,装修遭遇诈骗如何维权
天津征收、拆迁律师团队
圣运律师团队
北京圣运(天津)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ICP备津ICP备19010578号-1
咨询电话: 400-159-8098
邮箱:tianjin@bjsheng.cn syls@bjsheng.cn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万海大厦2208室-2209室
拆迁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
2025年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拆迁补偿不合理找谁?